1
Mar
伦理是反映人际关系及其次序、规则的范畴,其本质是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客观的、不以具体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规则。而...[详细]
1
Mar
案例一:蔡景海、李明果运输毒品案分析提示:以运输毒品犯罪适用死刑的正当性为视角案例索引:1、云南省思茅市人民检察院思检刑诉字(2005)第2号起诉书;2、云南省思茅...[详细]
1
Mar
摘 要: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也是环境犯罪控制的指导思想。经分析,环境犯罪具有行政从属性、伦理可谴责性、利弊同体性和科技发展特性。源于环境犯罪的...[详细]
1
Mar
内容提要:对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处置,不仅仅是刑法功能如何发挥的问题,同时也拷问着地方党政领导的政治良知。刑事法制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保护法益的重要性及制...[详细]
1
Mar
内容提要:用对付恐怖活动的方式解决群体性事件,显现出某些官员政治良知的缺失。理性界定群体性事件,正确区分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性质,方能为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提供正...[详细]
1
Mar
2009年8月19-20日,由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院主办,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高铭暄刑法学发展基金协...[详细]
1
Mar
2009年8月19-21日,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9年全国学术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主办,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