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Aug

    知识背景、三维解构与智识启迪:贝卡里亚犯罪学思想论要

    【作者】石聚航 【文章出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内容提要】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来看,贝卡里亚及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不仅是刑法学界的遗产,也是犯...[详细]

  • 8

    Aug

    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防治理念

    【作者】汪东升 【文章出处】《犯罪研究》2013年第02期【内容提要】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数量多,所占比重大,逐渐成为城市犯罪的主体。导致流动人口犯罪多发的原因是多方...[详细]

  • 4

    Jul

    犯罪论体系的维度

    【作者】李晓明 彭文华 【文章出处】《现代法学》2013年第1期【内容提要】犯罪论的事实判断是对外界客观行为的实然认识,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观事实的应然判断,两者应...[详细]

  • 2

    Jul

    论死刑除刑情节的内容及其逻辑位置

    【作者】米铁男 【文章出处】《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内容提要】我国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死刑方面采取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的态度。限制死刑的措施之...[详细]

  • 2

    Jul

    论刑法中行为的概念与体系性功能

    【作者】米铁男 【文章出处】《河北法学》2008年第10期【内容提要】刑法中的行为是规范的概念,其内涵的变化决定了外延的范围。行为概念在刑法理论中发挥着基础、排除...[详细]

  • 18

    Jun

    刑法视角下的网络数字化财产问题研究

    【作者】米铁男 【文章出处】《东方法学》2012年第5期【内容提要】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数字化财产的刑法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新的财产类型,其法律属性应该得到...[详细]

  • 8

    Jun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区分中“两个当场”的坚持

    【作者】陈洪兵 【文章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内容提要】敲诈勒索罪法定刑之所以明显轻于抢劫罪,是因为当暴力、胁迫尚未达到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或者要...[详细]

  • 8

    Jun

    论共同犯罪中的不作为参与

    【作者】孙立红 【文章出处】《法学家》2013年第1期【内容提要】不作为在共同犯罪中的参与形式不能简单地按照作为犯的分工方式进行区分,这是因为不作为在存在结构上与...[详细]

  • 7

    Jun

    论危险故意

    【作者】欧阳本祺 【文章出处】《法学家》2013年第1期【内容提要】危险故意是连接实害故意与过失的链条,它的主体是对危险的认识与意志,最高端是对实害的认识与意志,...[详细]

  • 18

    May

    我国刑法中“明知”的含义和认定

    【作者】王新 【文章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1期【内容提要】“明知”是我国刑事立法普遍运用的表述犯罪主观要素的术语,也是长期困扰刑事司法实践的焦点问题...[详细]

Copyright © 2009-202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916560(综合办)  网络编辑部邮箱:faxueyuanxw@163.com  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