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盟视点 > 正文

专家:充分发挥昆曼国际大通道的示范作用

作者:时间:2012-03-19点击数: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指出,要以昆曼公路等为依托,稳步推进昆明-曼谷经济走廊建设。这为昆曼国际大通道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昆曼国际大通道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对云南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昆曼国际大通道(简称昆曼公路)是中国陆路连接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交通大动脉,是亚洲公路网中国境内的中线,是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是GMS(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最重要的南北通道之一,也是桥头堡建设框架下中国云南连接境外的四条重点公路之一。该公路全长约1800公里,起于中国昆明市,经玉溪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从国家一级口岸磨憨进入老挝境内,经老挝南塔省、波乔省,通过会晒大桥进入泰国清孔,在泰国境内经清莱、帕尧、南邦抵泰国首都曼谷,再通过泰国可连接马来西亚、新加坡。随着2011年6月小(勐养)磨(憨)公路建成通车后,昆曼公路除连接老挝、泰国的会晒-清孔跨湄公河大桥预计于2012年建成外,已全线贯通。可以说,昆曼公路是中国连接东盟的方便快捷的运输大动脉,能够有效地将中国市场与东盟市场连接在一起。
       
昆曼国际大通道在桥头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昆曼公路的建成,有利于把云南从全国开放的“末端”变为“前沿”,有利于把云南变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大市场的纽带,有利于把云南变为面向东盟开放的大平台,也有利于把云南以及西南乃至中国的企业推向东盟大市场,这必将对中国(特别是云南)与东盟的开放与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云南是中国唯一可同时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省份,是沟通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桥梁。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将促进中国与东南亚两大市场的相互连接,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有利于拓展我国的开放空间。过去中国主要是面向太平洋的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如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努力拓展开放空间。而东盟是中国家门口的世界新兴市场,昆曼公路的建成,有利于通过昆曼公路开拓东盟国家市场,有利于中国转移生产力、扩大与东盟的合作,从而拓展我们的开放空间。
       
三是有利于我国西南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就必须加强与世界的经贸合作,以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不仅可更好地把中国西南特别是云南与周边国家市场连接起来,提高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而且有利于中国加强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深化我国西南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带动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长期以来,云南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经济之所以较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互联互通水平低,影响了投资环境和对外开放。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使之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经济对接的重要大通道,成为各方促进发展的“快车道”,有利于把中国与东盟市场连为一体,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的沟通与融合,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双方市场的共同繁荣发展,提高区域合作水平,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有利于促进西南边疆和谐稳定。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有利于加强中国西南地区同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推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并通过发展来稳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六是有利于改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有利于把世界最有活力和潜力的中国与东南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加快彼此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拉近各方距离,增加高层交往,增进友谊,提高政治互信水平。因此,昆曼公路被称为“21世纪新丝绸之路”,成为云南打开南门、融入东南亚、实现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希望之路。
       
昆曼国际大通道示范效应开始显现
       
目前,昆曼国际大通道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促进友谊、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
       
一是昆曼公路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昆曼公路不仅成为中国与东盟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展示合作成绩、共话友谊、加强联系的桥梁,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典范。昆曼公路是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最先建成的陆路国际大通道,是中国大西南陆路最便捷连接泰国曼谷乃至中南半岛的交通骨架,不仅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而且将推进东盟东西走廊(从南中国海到安达曼海)和南部走廊(从曼谷到胡志明市)的建设,促进GMS国家跨国公路改造升级,加快中国-东盟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
       
三是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和交通便利化。昆曼公路建成后,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就解决制约昆曼公路通畅问题以及推动区域内国家之间“贸易和交通便利化”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和讨论,并出台了相关细则,使阻碍人员和货物跨境流动的壁垒大幅减少,成本降低,时间缩短,经济发展机会增加,各国联系更为紧密。“十一五”期间,经昆曼公路通往国外物流运量累计达到177万吨,贸易额达13亿美元。
       
四是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昆曼公路贯通后,推进了《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的实施,显著改善了次区域商业环境,促进了中国云南中部和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和中部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形成,带动了沿线贸易、运输、商业、金融、通讯、劳务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中老泰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五
是促进了口岸的繁荣发展。昆曼公路通车后,不仅促进了贸易多元化和沿线州市对外贸易发展,而且促进了口岸经济的繁荣。例如磨憨口岸,昆曼公路建成后,不仅出入境人员大幅增加,而且贸易额大幅增加。2010年磨憨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75.4万吨,比上年增长37.6%;进出口贸易额达7.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6%,跃居全省第三大外贸口岸。“十一五”期间,磨憨口岸外贸年均增速51.6%,名列全省第一。另外,昆曼大通道的建成,还推进了中老泰在交通、跨境贸易、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企业合作、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使双方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社会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各领域合作逐渐拓展和深化,营造了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
       
继续发挥昆曼国际大通道示范效应的对策建议
       
尽管昆曼国际大通道建成后取得了较大效益,但也应看到,老挝、泰国北部经济比较落后、公路成本较高、过境第三国手续还比较复杂等,使昆曼公路与原来预期的设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为了充分发挥昆曼公路的示范效应,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继续推进昆曼公路便利化。推动建立昆曼公路便利化运输协调机制,加强昆曼公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沟通、协调、交流与合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促进地方、国家和区域政策的相互衔接与协调,确保安全、便捷、高效地使用昆曼公路。继续推进和落实《GMS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等,促进云南与老挝、泰国等国家之间人员和货物的便捷流动,促进GMS国家人员往来、经贸和旅游业的发展。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加强口岸建设,积极消除非关税障碍,大力推进交通、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提高合作质量与效益。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推行“单一窗口”模式,加快检验检疫,简化签证申办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使昆曼大通道成为桥头堡建设的推进器。
       
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互补。昆曼公路沿线的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以及老挝、泰国等资源十分丰富,要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昆曼国际大通道的作用和经济互补性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依托昆曼大通道,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结合点,围绕通道合理布局生产力,避免各自为战、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昆曼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快经济一体化建设,把大通道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将交通走廊转变为经济走廊,以充分发挥昆曼大通道的示范效应。
       
加快发展通道经济。根据昆曼公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广泛吸引省内外大企业进入,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相关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昆曼公路沿线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国内外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通道和园区集聚,打造昆曼经济走廊。围绕东南亚国家的市场需求,加快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扩大昆曼通道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快物流园区、保税区、大型物流仓储设施、边民互市市场、物流中心、会展中心等建设,促进国内市场与东盟市场对接。
       
深化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额,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发挥好昆曼大通道沟通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的作用,立足云南,服务东盟和全国,积极推进昆曼公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合作,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经贸与投资规模,增加沿线居民就业和收入。按照优势互补、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灵活务实的原则,加快中老泰边境地区贸易圈、旅游圈、物流圈、文化圈建设,扩大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影响力。重视周边国家的利益,关心别人的发展,促进别人发展与自己发展的结合,努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减少贫困。
       
继续发展与老挝、泰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自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现已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泰自1975年7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交往密切,经贸合作不断增加。今后要继续加强各层次的交往,积极改善与老挝、泰国等国家的关系,提高政治互信水平,为双方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创造良好的环境。

 陈利君 (作者系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云南日报)

文章来源:http://asean.yunnan.cn/html/2011-10/08/content_1852960.htm


Copyright © 2009-202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916560(综合办)  网络编辑部邮箱:faxueyuanxw@163.com  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