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Mar

    尊重和保障&nbsp:不仅仅是一项基本原则

    “国家尊重和保障&nbsp”于2004年载入宪法,成为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本质要求。《牛津法律大辞典》对&nbsp的定义为:“&nbsp,就是人要求维护...[详细]

  • 19

    Mar

    解读“非法证据”——兼评“两个《证据规定》”

    【摘要】由于中国证据立法以及主流证据学理论的独特性,坚持从广义上理解“非法证据”的概念,非法定主体取得之证据、非法定形式之证据以及非法定方法取得之证据,皆被...[详细]

  • 19

    Mar

    生效判决犹在 公诉焉能撤回 ——评“天价过路费案”之公诉撤回

    摘要: 同级法院裁判已经宣告,在该裁判尚未撤销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不能撤回公诉。平顶山市法检两院的做法违反程序规范,违背诉讼法理,同时带来已启动的再审程序难以推...[详细]

  • 19

    Mar

    检察权定位:检察职权配置的关键

    【摘要】检察权的定位对检察职权的配置至关重要。因我国检察权的法律定位与实际不吻合,影响了检察职权的配置。正确认识这种状况的成因,结合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确定...[详细]

  • 19

    Mar

    证人作证制度实现三个方面的进步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作证出现了“三难”,即通知证人到案难,到案后说实话难,再通知其到法庭上接受质证更难。自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了大的...[详细]

  • 19

    Mar

    论刑事被害人刑法地位变迁

    【内容提要】从操控者到局外人,从无责者到责任人,从被遗忘者到被保护人,在刑法发展史上,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嬗变过程。在当前的刑法学理论研究中...[详细]

  • 19

    Mar

    论刑事诉讼中的裁判者角色

    【内容提要】刑事诉讼中的裁判者应承担中立、超脱、独立的角色期望。在因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社会冲突中,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人,本身已被...[详细]

  • 19

    Mar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理念、路径与规范

    我国的民事执行实践,长期以来受到“执行难”和“执行乱”的困扰。“执行难”者,要言之即难于有效实现执行根据的内容;“执行乱”者,则有违法执行之意。在这两者长久...[详细]

  • 19

    Mar

    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论纲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几乎在每一起刑事错案的成因中都存在着证据的作用,尽管有时这作用只具有表面或次要的属性。[1]在错案的问题上,人们不能去责怪证据,因为证据并不...[详细]

  • 19

    Mar

    民事诉讼受理制度改造的理性视角

    内容提要: 民事诉讼受理是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的初始必经阶段,对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意义重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民众的...[详细]

Copyright © 2009-202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916560(综合办)  网络编辑部邮箱:faxueyuanxw@163.com  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