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于11月20日-21日召开。此次大会主题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新时代立法”。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本次会议在会议承办单位郑州大学设置主会场,在北京设置分会场,全国各地的立法学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375篇论文,其中青年论坛论文120篇,直接参会人员475人,还有约1000人通过网络观看了直播。
20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苗连营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炯天院士,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沈庆怀以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公乐致辞。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同志对研究会工作高度重视,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长许安标作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介绍换届工作情况,全面总结了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
本次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经研究会会员大会、理事会投票,我院李婉琳教授当选常务理事,杨成副教授、樊安副教授、周元讲师当选理事。
会议设五个分论坛,分别为:第一分论坛“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二分论坛“科技立法”;第三分论坛“地方立法”;第四分论坛“重点领域立法”;第五分论坛“青年论坛 ”。135位专家学者和实务立法部门的代表发言研讨。




在第一分论坛,李婉琳教授作了题为“从分歧到共识∶以立法协商为切入点的分析”的发言,从协商主体、协商所需信息、协商机制、协商效果、协商结果运用等方面探讨我国立法协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周元参与第二分论坛研讨,以“饭圈文化、营销、流量变现与粉丝、商家、媒体平台规范——社交媒体数据透明立法的视角”为题作发言,从饭圈文化切入,讨论流量经济背景下社交媒体言论表达特性及平台规范的缺失,并围绕社交媒体透明性要求就相关管理规范提出了优化建议。
在申请立法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承办权的专题会议上,李婉琳教授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及法学院、云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云南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立法实践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最终获得承办权。闭幕式上,李婉琳教授、院长代表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作表态发言,承诺向以往各届承办单位学习经验,努力办好明年会议,欢迎全国同仁来到彩云之南共襄盛举。